•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公示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
    作者:区委办信息室  阅读数:746   更新时间:2015年10月29日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

    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

     

    各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级各部门,各人民团体,辖区相关企事业单位:

    为全面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促进协调发展,推动民生改善,共享发展成果,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省委《关于集中力量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川委发〔2015〕10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精准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自委发〔2015〕10号)精神,结合我区贫困人口“点状分散、插花分布”实际,实施“九个一批”精准扶贫攻坚行动,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

    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同志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深入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按照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扶贫开发总体思路,以消除绝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采取超常举措,拿出过硬办法,按照“五年集中攻坚、一年巩固提升”的要求,聚焦农村,以乡镇为单位分年度制定到村到户扶贫脱贫计划,确保全区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5000人左右。到2020年,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实现24652名农村贫困人口脱贫、26个贫困村 “摘帽”。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社会保障全覆盖,乡乡有标准中心校、达标卫生院、便民服务中心;村村有硬化路、卫生室、文化室、宽带网;户户有安全饮用水、生活用电、广播电视,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二、工作重点

    (一)生产发展减少一批

    1.发展特色农业。坚持“种养结合、畜牧优先、特色精品、连片发展”,将农业发展项目向贫困村倾斜,协调推进优质粮食、蔬菜、畜禽、林果、水产、花卉等特色产业。加快现代畜牧业重点县等项目建设。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培育。以放活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为突破口,扶持农户家庭经营,兴办农家乐、日间照料等业态。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特色专业合作组织,推行“家(代)养”“订单养殖”“托养+订单”产业发展模式,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责任单位:区农牧林业局、区水务局、区供销社等。排序第一位为牵头单位,下同)

    2.发展乡村旅游。依托贫困地区特色优势旅游资源,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为载体,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推动农旅、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支持创建特色旅游示范村和民宿旅游达标户,把旅游产业培育成为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局、区农牧林业局等)

    3.发展商贸流通。以推动农业“接二连三”和农民“四级居住”为依托,加快建设新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支持电商及物流企业发展农村网点。加快“一镇一特色产品”“一镇一特色街区”培育,着力发展超市连锁等乡村商品服务网点。加大农村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工作力度,积极推进何市镇、牛佛镇、回龙镇等商贸镇建设。(责任单位:区经商局、区农牧林业局、区工商局等)

    4.发展镇域经济。深入推进扩权强镇改革,释放乡镇经济活力。坚持“工业强区、服务业兴区”发展战略,按集中、相对集中梯次分布思路,积极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加快特色产业同业聚集、关联发展、成链发展。大力发展乡镇工业小区,形成“以产兴镇、以镇促产、产镇相融”的互动发展格局。重点发展一批劳动密集型和产业带动型企业,着力推动“互联网+工业”“互联网+三农”模式。加大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的培育力度,延伸农业产业链、价值链。推行农业工业化发展模式,拓展创业就业渠道,支持小作坊、小工厂、小物流等小微产业发展,促进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创业。(责任单位:区经商局、区委农工委、区委编办、区供销社等)

    (二)就业增收扶助一批

    5.壮大劳务经济促就业。把贫困人口就业作为劳务开发的重点,积极发展劳务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加大就业帮扶力度,加强劳务输出与输入对接,积极开展人岗对接。落实返乡农民工创业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大学生村干部创办农民专合社、乡村酒店、电商中心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发展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经商局等)

    6.提高劳动技能促就业。制定贫困人口就业培训计划,加强贫困人口就业技能和实用技术培训。对具备条件的贫困劳动力开展免费就业培训。支持用人单位在贫困人口集中地区建立劳务培训基地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加强就业对接服务,精准实施转移就业培训。(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经商局等)

    (三)基础条件改善一批

    7.加大项目统筹实施力度。交通、水利、住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向贫困地区倾斜。2015—2020年以工代赈项目原则上投向贫困村。整合财政奖补、一事一议、金土地、新农村建设等村道建设项目投向贫困村。加大村道建管养力度,推动农村客运站班车及公交化改造。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村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完善农村危房改造信息管理,规范补助对象认定办法,确保应改尽改。加快节水型社会重点县项目建设,高标准农田、“五小水利”、农村饮水安全等农田水利项目优先安排贫困村。加大对贫困村电网升级改造力度。推进农村信息化网络全覆盖。(责任单位:区发改局、区委农工委、区财政局、区城乡建设局、区住房保障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农牧林业局、区国土资源局等)

    8.加快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大力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文化传承五大行动,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治理机制。深入开展环境优美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以新村建设带动农村全面发展、贫困人口致富脱贫。(责任单位:区委农工委、区城乡建设局、区交通运输局、区水务局、区农牧林业局、区城管执法分局、区国土资源局等)

    (四)教育扶持提升一批

    9.实施基础教育巩固提升计划深化农村偏远校点布局调整,加快实施中小学校舍和幼儿园建设打捆项目,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范围,逐步实现贫困地区中小学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加快发展职业教育,打造一批办学有质量、就业有保障的优势专业,提升职业教育促进脱贫致富的能力。(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财政局等)

    10.落实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补助政策。健全学前教育资助政策。落实义务教育“三免一补”政策。开展义务教育贫困家庭非寄宿学生生活费补助。实行贫困家庭子女中等职业学历教育住宿、课本、作业本和技能鉴定费免除政策。开展应届贫困家庭大学新生入学资助。(责任单位:区教育局、区总工会、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

    11.教育引导贫困户转变发展观念。整合新型农民、阳光工程、科技三下乡、扶贫移民等农村教育培训资源,以实施“扶志”行动为载体,开展精准扶贫政策宣讲,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教育引导贫困户转变发展观念,摒弃“等、靠、要”思想,发扬自力更生、苦干实干的精神,改变落后面貌,实现稳步脱贫。(责任单位:区农牧林业局、区教育局、区委农工委、区科技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

    (五)移民搬迁安置一批

    12.推进移民搬迁脱贫。在生存环境恶劣、不具备基本生产发展条件的地方,以及居住过于分散、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难的地方,实施移民搬迁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到2019年实现具有搬迁条件和意愿的贫困户应搬尽搬。(责任单位:区委农工委、区城乡建设局、区住房保障局等)

    13.多方筹集搬迁资金。整合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土地整治、地质灾害防治、生态移民等政策资金用于移民搬迁。整合项目资金投入,优先安排实施统一规划的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责任单位:区国土资源局、区财政局、区城乡建设局等)

    (六)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14.实施社会保障兜底。将贫困户纳入基本养老保险,重度残疾人领取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参保的三、四级残疾人、独生子女伤残死亡家庭夫妻,实施养老保险费个人缴费最低档次代缴制度。对丧失劳动能力、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线的贫困户,纳入最低生活保障。对残疾人扶贫对象实行生活费补贴,核定其年收入与省定贫困线标准差额,据实发放差额补助。(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残联、区人社局等)

    15.实行集中供养兜底。加快养老设施建设,在供养对象自愿的前提下,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人等特困供养人员实行集中供养。(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城乡建设局等)

    (七)医疗救助帮扶一批

    16.实行医疗保险扶贫。资助最低生活保障家庭成员和特困供养人员等重点救助对象参加基本医疗保险。逐步提高贫困人口新农合保障水平,加强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监管,严格控制目录外费用占比,将重大疾病病种纳入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降低贫困人口就医费用支出。完善大病保险制度,提高大病保险报销比例。探索财政支持贫困户购买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办法。(责任单位:区人社局、区发改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卫计局等)

    17.实行医疗救助扶贫。加强贫困户、残疾人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发生在定点医疗机构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发生的费用,除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报销外,对需要个人负担的费用,按照医疗救助政策在年度限额内给予补助。对患重特大病的困难家庭给予一定的重特大病医疗补助。(责任单位:区民政局、区总工会、区残联、区人社局、区卫计局等)

    18.实行特殊群体补偿。免收农村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等贫困人群住院起付线,提高新农合贫困家庭精神类疾病等群体住院补偿标准;实施农村儿童先心病、白血病重大疾病补偿,构建起防止因病致贫的保障线。实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按市下分配指标免费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实施复明手术,免费适配基本亟需的辅助器具,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责任单位:区卫计局、区残联、区民政局、区人社局等)

    (八)财政金融扶持一批

    19.设立扶贫开发财政专项资金,创新资产扶贫机制。在积极争取上级专项扶贫资金的同时,区财政每年安排300万元设立扶贫开发财政专项资金,专项用于扶贫开发工作。创新资产扶贫机制,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投资收益扶贫和理财收益扶贫等模式。加强与扶贫开发相关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推动城乡优质教育、卫计、文化、社保资源向贫困片区覆盖。(责任单位:区财政局、区扶贫办、区审计局等)

    20.深入推进普惠金融,积极探索特惠金融服务。引导金融机构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力度,确保全区涉农贷款增速不低于各项贷款平均增速,重点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产业化基地发展。做好扶贫小额贴息贷款业务试点,加大对现代农业的金融支持力度。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政府投入入股或土地折资入股等合作模式。加快推进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发展,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建设,鼓励开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深入推进农村林权、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上房屋所有权、农业设施所有权、经营性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使用权)六权抵押融资,构建农业融资担保机制。在现有贫困人口中推广涉农补贴资金担保贷款、幸福美丽新村——农户建房信用贷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生产经营信用贷款、贫困家庭助学贷款等金融产品。扩大农业保险覆盖面,以供销系统为集团保险方式,开展种养殖业除政策性补助外的产品保险试点。(责任单位:区金融办、区委农工委、区财政局、区农牧林业局、区供销社等)

    (九)社会力量帮助一批

    21.引导多元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切实构建和完善市级部门、区级部门、驻区单位和干部职工帮扶贫困村、贫困户机制,大力推进结对帮扶工作。鼓励非公企业、社会团体和成功人士、爱心人士等联系贫困村,结对帮扶贫困户。支持非公企业开展实用技术、生产技能、经营管理等技能培训,通过基地带动、订单合同收购等模式,密切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倡导非公企业、成功人士捐资扶贫,积极参与“扶贫日”募捐、“结对认亲、爱心扶贫”等扶贫公益活动。动员社会团体、基金会等各类组织通过开展志愿服务、专业人才支持等形式参与扶贫。开展“扶贫一日行”活动,引导爱心人士就近赴贫困户家中送温暖。组织“扶贫进校园”活动,鼓励学校学生参加扶贫实践活动。建立社会组织及爱心人士捐款台账,激发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正能量,汇全区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全民之智,构建大扶贫格局。(责任单位:区扶贫办、区委农工委、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委、区委统战部、区两新党工委、团区委、区工商联、区教育局等)

    22.创新扶贫参与方式。组织青年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退休人员和社会爱心人士等扶贫志愿者参加扶贫调研、助教支医、文化下乡、科技推广、创业引领、资源开发等扶贫活动。继续发挥“江姐家乡助你上大学”“春蕾计划”等扶贫公益品牌效应。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农业农村,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农户合作与联合。加快推进面向社会购买服务,支持参与社会扶贫的各类主体通过公开公平竞争的方式,积极参加政府面向社会购买服务工作。(责任单位:区扶贫办、区委农工委、区委组织部、区直机关党委、区委统战部、区两新党工委、团区委、区残联、区工商联、区教育局、区民政局、区财政局、区人社局等)

    23.落实优惠政策。按照国家税收法律及有关规定,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加大对小微企业的税收支持力度,继续严格执行小微企业增值税、营业税政策及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支持社会组织实施扶贫项目。对扶贫成效明显、贡献特别突出的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可给予表扬。(责任单位:区委农工委、区委组织部、区工商联、区财政局、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工商局等)

    三、保障措施

    (一)明确责任,加强领导。坚持扶贫开发党政一把手负总责。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农村扶贫开发的法定职责,落实法定工作。深入贯彻“五个坚持五个结合”要求,即坚持精准扶贫与部门挂钩联系相结合、与践行“三严三实”相结合、与扶智治愚相结合、与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扶贫项目建设相结合。区级部门主要负责组织动员、进度安排、资金管理、推动实施等工作。乡镇是扶贫开发攻坚的工作主体、责任主体、实施主体和管理主体,主要做好扶贫力量组织调配、帮扶措施督促落实建档立卡、信息统计等工作;要建立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组,落实机构和人员,吸纳“三联三服务”、驻村帮扶单位共同开展工作。村委明确专人负责,在乡镇的领导下,主要做组织和带领群众推进扶贫项目实施、登记、造册监督管理、信息反馈等工作。

    (二)驻村帮扶,合力推进。组建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组,由县级领导挂帅,统筹市级部门、区级部门、驻区单位、乡镇、非公企业、成功人士等各方力量,构建全方位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体系,包干完成脱贫任务;贫困村不脱贫未巩固,帮扶推进组不解散,人员不调整。落实干部帮扶工作责任制,遴选优秀年轻干部担任第一书记和村主任助理,第一书记驻村时间不少于年度工作日的三分之二,两年一轮换,统筹协调扶贫对象脱贫不达标,干部不撤离。把扶贫帮扶与开展“走基层”“三联三服务”等活动结合起来,确保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实现结对帮扶全覆盖。制定干部驻村帮扶考核办法和第一书记考核办法,考核结果作为评选先进、提拔使用、晋升职级的重要依据。探索社会扶贫参与机制,搭建社会力量参与扶贫信息平台,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高度重视发挥农业、教育、科技、文化、卫计等专业技术人员在精准扶贫攻坚的作用,支持企业、个人到贫困村创业发展。

    (三)夯实基层,宣传引导。抓好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选准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切实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坚强战斗堡垒。把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与推进贫困村脱贫“摘帽”同部署同推进。实行强村带弱村、富村带穷村,扶持贫困村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增强为群众办实事的能力。推行“支部+专合社(协会)+基地+产业大户+贫困户”模式,在每个扶贫开发产业链上建立和完善党组织。实施党员“双向培养”计划,积极从致富能手中发展党员,带领贫困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加强贫困村活动场所规范化建设,严格落实村办公经费和服务群众专项工作经费,确保贫困村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阵地开展活动、服务群众。加大舆论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政府网站、会议、横幅、宣传单等方式,宣传扶贫意义及先进事迹,鼓励贫困户通过自力更生、苦干实干,依靠自身努力“造血”脱贫后示范带动其他贫困户,营造全社会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

    (四)强化措施,严格考核。建立扶贫项目资金整合机制,严格扶贫开发项目资金管理,坚持“一张清单整合资金,一个漏斗分配资金”,整合资金捆绑使用,统一调配集中管理,确保扶贫资金最优化使用。建立扶贫项目资金公开制度,定期开展全面审计,支持社会舆论监督,严肃查处挤占、挪用、贪污浪费和虚报冒领扶贫开发专项资金行为。建立扶贫信息共享机制,实行对象识别、分类指导、结对帮扶、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监督管理精准到户,采取订单帮扶、量身定制帮扶方案,实现精准实效。建立脱贫致富长效机制,对脱贫“摘帽”贫困村、越线达标贫困户继续落实产业扶持、基础设施改造、教育培训等措施,保持扶贫政策不变、扶贫投入不减,巩固扩大扶贫成果。完善绩效评估机制,健全扶贫开发统计与贫困监测制度,把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建立考察识别干部机制,注重从精准扶贫开发工作一线选拔干部,对实绩突出的干部,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提拔使用。建立完善责任倒查机制和一票否决制度,对精准扶贫开发攻坚行动措施不力、工作不实的要严格问责。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

                                                                                                                                                                                                                                                                          自贡市大安区人民政府

                                                                                                                                                                                                                                                                                  2015年9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