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调查研究
    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的思考
    作者:叶云金  阅读数:564   更新时间:2016年01月19日
     

    在山东青岛的学习过程中,活跃的农村经纪人、完善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成熟的农产品物流市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农村经纪人头脑灵活、熟悉市场,他们一头连着农民,一头牵着市场,既帮农民销售农产品,又将丰富的市场信息传递给农民,有针对性地引导农民发展适销对路的特色产业,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三多寨镇是农业镇,农业人口占90%,这个比例也代表了我镇农产品的流通有相当难度。农民难寻市场,市场也难寻农民,老百姓“增产就愁卖”。基层政府曾经采取行政指挥手段安排农民生产,种出来的萝卜、蘑菇、青蒿卖不出去,农民把它们倒在政府门口。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基层政府做了种种努力,但是采取的是非市场化手段,导致许多农产品无法销售出去,不仅给农民造成经济损失,而且也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随着交通便利,三多寨镇由“中郊”变“近郊”,在各村也出现了一些经纪人,但是,我镇农村经纪人队伍少,且有明显的季节性,信息化程度不高,交通不便利,物流体系不健全。如何突破这些“瓶颈”,通过本次培训,我有几点思考。

    首先,抓好培训,提高农村经纪人的从业素质。虽然农村经纪人头脑灵活,但是大多数文化水平偏低。基层政府要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和优势产品培育农村经纪人队伍,做大做强优势产业,创建名牌产品。农业部门和基层政府可以采取定期举办培训班和不定期进行经纪人经验交流的形式,对农村经纪人进行市场营销、品牌战略、推销技巧、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等知识培训,提高经纪人的素质,促进经纪人与农户、市场更好地对接,形成“市场+经纪人+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土经纪”变身职业经纪人。

    第二,加强管理,提升农村经纪人的服务水平。制定相关对经纪人的违规处罚和激励机制,使农村经纪人队伍有章可循、规范发展,树立良好的经纪人形象。对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成效突出的经纪人典型进行推广和表彰,在政治上给予荣誉、在物质上予以奖励。依托专合社和龙头企业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把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组织起来,统一生产标准,统一质量要求,形成“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基地,并与专合社和龙头企业建立互利互惠稳定的供需关系。徐家村组建大葱专业合作社,发展大葱、小香葱和香蒜300亩。“三绿水产专业合作社”发展水产3200亩,带动1020农户参与其中,具备完善的产供销体系,水产品销往成都、重庆、云贵地区。徐家村引进自贡多福生态农业公司,流转土地300亩,种植野生蔬菜、新奇特水果,收益良好。由三绿水产、家明蔬菜、牛佛养蜂、庙坝肉牛等7家合作社联合主办的“放心粮油和无公害农产品直销中心”在新加坡花园开业,通过“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经纪人”,组织农产品生产、市场开拓和创牌。

    第三,多方扶持,优化农村经纪人队伍发展环境。加大为农村经纪人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方便条件的力度,比如:对运输农产品的车辆开辟农产品“绿色通道”,在其物流集散地建立临时用房提供优惠政策,积极为其协助办理减免税收的手续,保护农村经纪人的合法权益。在我镇成立的大安区三绿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社长期为周转不灵的农村经纪人提供资金支持,也是全省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八家试点社之一,全市唯一一家。在我镇石龙村“水洞子”,附近的老百姓已经习惯将种出来的蔬菜运到那里,只要运到那里就不愁卖,“水洞子”靠近大牛路,已经形成了一个300平方米的小型农产品物流集散地,有6名经纪人,辐射周边4个村。

    第四,加大宣传,搭建农村经纪人网络信息平台。各地可设立农村经纪人网站,或者利用微信公众平台,为当地的农村经纪人提供一个信息平台,为农民经纪人建立起便捷、全面的信息通道,使他们能够及时发布或收集信息,增强市场反应能力。利用“互联网+”方便农民和市场客户及时找到合适的经纪人,为农户的产品找到好的销路,也满足了市场客户的需求,围绕“订单农业”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降低生产经营风险,确保各方利益。

    农村经纪人是农业生产和市场需求之间的纽带,加强农村经纪人人才队伍建设,将有利于进一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产品流通,切实有效地提高农民收入,加快基层政府转变职能,真正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

             

     (作者:三多寨镇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