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
关于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
决 定
(2018年7月23日中共自贡市大安区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通过)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重大决策部署,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十一届六次全体会议进行了深入研究,作出如下决定。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精神,推动省委、市委全会精神在大安落地落实
1. 坚定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纲领、旗帜和灵魂。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来源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宏大理论体系,根植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四川的生动实践,聚焦于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时代课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治蜀兴川最明确、全面、精准的定位,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四川改革发展量身定做的“定盘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川篇”,是做好新时代四川工作的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全面准确把握,做到融会贯通、知行合一、学以致用,不断开创大安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2. 深刻领会把握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精神实质。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战略定位和发展阶段性特征;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第一要务,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形成“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发展新格局;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根本动力,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开放格局,推动形成“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立体全面开放新态势;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重中之重,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价值取向,推动社会民生事业全面进步;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生态重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法治保障,实现社会和谐稳定、长治久安;深刻把握新时代治蜀兴川的政治保证,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3. 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决策部署。市委全会准确把握自贡建设全国老工业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和国家文化出口基地的战略定位,围绕市委“三个加快”和“六大行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求实的精神和对自贡未来、对自贡人民高度负责的责任心,鲜明提出了推动自贡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化完善了推动老工业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提出了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发展路径,明确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主动融入“一干多支、五区协同”、积极推动“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抓牢全面创新改革、着力补齐小康弱项短板、全面优化发展环境“六项重点工作”,是我们凝心聚力“建设开明开放幸福美丽欣欣向荣新大安”的工作指引。
二、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完善推动大安高质量发展的思路举措
4. 把握大安高质量发展总体要求。必须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及“四川篇”为指导,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发展不足、发展不优、机制不活等问题,抓好产业体系优化,激发市场机制活力,补齐协调发展短板,深化对外开放程度,构建具有大安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产业结构优化、创新活力旺盛、区域布局协调、城乡发展融合、生态环境优美、人民生活幸福的发展格局,加快走出一条老工业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5. 突出抓好“两园两城两区”建设。加快建设张家坝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示范园,培育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数字经济、装备制造等产业,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一园两区多点”工业园区格局。加快建设川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扩总量、优结构、提层次,构建特色明显、充满活力、优势互补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加快建设自贡东北部新城,着力优化产城空间布局、塑造城市特色风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品的现代新城。加快改造大安旧城,着力推进遗迹遗存保护、历史街区复兴、城市功能完善和生态修复,延续城市文脉,留住城市记忆,使大安旧城焕发蓬勃生机与活力。加快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深度挖掘“千年井盐文化”“八百年彩灯文化”“上亿年恐龙文化”“盐邦美食文化”和“江姐故里红色文化”资源,突破性推动文旅融合发展,打造大安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新引擎。加快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区,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和“三区同建、三产融合、镇村一体”思路,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动力,统筹推进“五个振兴”,全力建设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示范区。
三、深化实施“十大行动”,加快推进大安高质量发展
6. 深化实施全面开放行动。积极承接东部沿海等地区产业、资金、技术转移,扩大与长江中游城市群、长三角、京津冀、珠三角等地区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建设,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环北部湾经济圈、东盟国家乃至非洲广大地区经贸合作,建立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对台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支持彩灯、仿真恐龙、智能终端等产品出口,全力开拓产业培育、创新创造等方面合作领域,鼓励企业开拓海外境外市场,积极发展工程总包,打造跨境产业链。主动融入全省南向通道、川渝滇黔重要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全力争取各级交通要道过境绕城建设,加快建成成自泸高速大安连接线、牛佛沱江二桥及连接线,推动北环城市快速通道等项目建设,实施沱江航道大安段“六改四”工程,积极推动川南城际铁路大安段建设。抢抓全市打造东盟物流产业园机遇,加快建设大山铺铁路物流园,开通“驮背运输”专线,着力打造川贵广—港澳—南亚国际物流大通道枢纽节点,提升区域发展竞争力。
7. 深化实施产业转型行动。着力对接落实《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深入实施“633”转型升级行动,加快改造提升盐及盐化工、食品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一代电子信息、节能环保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支撑性、引领性的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电力设备、数字经济、农机装备等产业。围绕建设文旅融合发展核心区,实施文旅强区强企行动,综合开发“盐龙灯+美食”、工业文化、红色文化、古镇古寨古街、世界地质公园等资源,大力发展观光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生态旅游、康养旅游,推动文化旅游业成为产业新支撑。加快发展教育科技、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美食购物等先导型服务业,积极培育总部经济、现代金融、文化创意、楼宇经济等新兴服务业。主动融入建设中国(四川)自贸区协同改革先行区,深化省级传统商贸流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优化商贸业空间布局,完善中心商圈、商贸集聚区服务功能。
8. 深化实施城市升级行动。高起点高标准推进自贡东北部新城建设,协同推进东部新城建设,规划建设高品质住宅区、高端商务地产集聚区和城市商贸地产集聚区,加快推进青龙湖片区、自贡科技教育新区建设,打造体现新发展理念的人居新环境、发展新空间。提升城市内涵品质,配合打造“盐都之心”起步区,持续实施一街一景环境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具有大安特色的地标建筑。加快旧城有机更新,实施城市“双修”,扎实推进棚户区改造,积极引进大企业、大集团启动大安旧城地块开发建设,复兴改造大山铺老街、凉高山老街、大安老街等3条历史文化街区。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组团发展特色镇村,抓好大山铺镇、牛佛镇等特色小镇、历史文化名镇和传统村落建设。深入实施“三创联动”,如期完成“三创”目标任务;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推行城管综合执法,着力营造优美宜居的生活环境。
9. 深化实施乡村振兴行动。以建成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为目标,编制《大安区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梯次推进乡村振兴。高标准规划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加快建设何市农产品加工基地,重点发展现代种养殖业、智能农机装备制造、冷链物流、食品加工等产业。实施“农业+”行动,大力发展循环农业、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着力打造一批田园综合体。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入市交易,积极推行“土地托管”和农业“共营制”。设立乡村振兴发展基金,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重点支持发展新型集体经济、家庭农场等。实施市民下乡、能人回乡、企业兴乡“三乡工程”,推动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上山下乡”。实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专项计划,加大各方资源支持本地农民兴业创业力度,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推进“六改三清”、农村垃圾分类处理、污水治理,到2020年80%的行政村建成幸福美丽新村。
10. 深化实施创新引领行动。设立创新创业扶持基金,发展小微企业创业园、创业基地和各类孵化园,加快建设一批“省级”“国字号”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激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机制,支持企业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加快培育高新技术领域标杆企业、领军企业。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丰富技术入股、股份合作、委托开发等合作形式,促进政府、企业、高校建立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区建设,健全知识产权执法协调联动机制。开展质量强县示范创建,健全标准规范、产品认证等制度;建立健全质量品牌奖励制度,支持企业创建驰名商标。持续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现代企业家、新时代盐都工匠和产业大军三支队伍。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推进双向兼职、联合聘用、技术入股、人才驿站等柔性引才用才模式。
11. 深化实施改革攻坚行动。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投融资改革,探索建立“大平台”投融资体系,推动企业开展资产证券化试点,支持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统筹推进党政机构改革。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探索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支持和鼓励园区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探索大部制改革、扁平化管理、企业化运作管理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园区建设和运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行政审批全程代办制、限时办结制、预约服务制等。探索建立行政审批部门并联审批,实行“一枚公章管审批”。
12. 深化实施生态建设行动。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施天然林和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加强资源环境生态红线管控,建立健全自然资产资源产权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创新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开展环境治理、生态保护的机制。紧盯中省市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八大战役”。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推进沱江、釜溪河流域生态功能保护跨境共治共建。扎实推进铁腕治霾十大专项行动,实施重点区域土壤整治工程和城市污染场地治理工程,加快污水、垃圾等处理设施建设。加大环保综合执法力度,强化地方政府管理责任和企业排污主体责任。全面落实省委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五大行动”,推动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加快推动生产方式绿色低碳,推动企业节能降耗、清洁绿色生产,严格项目环境准入,淘汰落后产能,倒逼产业转型升级。
13. 深化实施精准扶贫行动。全面对接小康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优化政策供给、下足“绣花”功夫,打好政策组合拳,聚焦“两不愁、三保障”,扎实做好住房安全、产业发展、群众增收、就业培训、教育支持、医疗救助、生态扶贫、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统筹整合各类项目、政策、资金,用好用活“四项基金”,积极发展“短平快”产业项目,把75%以上的贫困户稳固在产业链上。注重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推行“以购代捐”“差异化帮扶”等扶贫模式,充分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做细做实“回头看、回头帮”,巩固脱贫实效,完善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妥善解决好“插花式”贫困问题。
14. 深化实施民生改善行动。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位置,统筹抓好大中小幼等各级各类教育,促进县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深入推进健康大安建设,加快发展医疗联合体,深入推进医养结合试点,持续加强基层卫生能力建设,深化医疗、医保、医药体制联动改革。不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计划,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完善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事业、双拥优抚安置等制度。健全完善支持就业创业政策措施,加强重点群体就业创业服务,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实施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村危破房改造。健全住房保障制度,积极探索多主体供给、多层次保障、租购并举的保障方式。切实抓好城乡畅通工程、厕所革命、缓解停车难、农贸市场升级等工作,实施乡村道路生命防护工程,建成广覆盖的“四好农村路”网。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升档案馆、文化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
15. 深化实施风险防控行动。全面落实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部署要求,进一步规范金融秩序,严厉整治非法集资等现象,指导帮助企业拓宽投融资渠道,降低企业杠杆率,依法依规推动区国有平台公司基金发行、举债融资等行为,统筹抓好房地产市场、社保基金支付等风险防范工作。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强化党委政府契约意识,带头讲诚信。强化社会稳定风险预测预警预防,健全落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调解机制,提升源头治理水平。创新社会治理模式,推进全区网格化“一张网”建设,构建“大联动”工作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扎实推进“万人红袖标”“雪亮工程”“综治中心”建设,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加强和创新城乡基层社会治理,支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强化公共安全风险防控,坚决守住社会稳定、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三条底线”。
四、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为推动大安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16. 始终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四个服从”,把“两个维护”作为根本政治任务,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自觉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化理论武装,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落实党委书记管党治党“施工队长”政治责任。涵养积极健康党内政治文化,坚决反对“袍哥”文化、码头文化、圈子文化。
17. 增强推动发展的凝聚力向心力。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发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推动监督、讨论决定重大事项、代表工作、人大自身建设创新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加强和改进民主监督,建立健全与委员会联络的专门机构。支持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围绕壮大民营经济、优化营商环境等发挥作用,深化“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作用。
18. 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深入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更有效遏制腐败现象。深化惩防衔接、一体联动,做好执纪审查“后半篇文章”。重拳惩治“微腐败”,规范“微权力”,深入开展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管好惠民惠农财政资金补贴。全面完成监察体制改革和纪委派驻机构全覆盖改革任务。探索建立村级巡检制度,实施组级事务规范管理行动。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关于作风建设的规定及实施细则,严查“四风”及新表现,坚决查处慢作为、中梗阻、不担当等问题。
19. 提高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水平。实施新时代年轻干部递进培养“三百工程”,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和强化实践锻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践行“三看三干”工作理念,破除“盆地意识”“盐井意识”,全面增强“八种本领”,做到“五个过硬”。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实干型干部人才队伍。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强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责任和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抓住“关键少数”,引导领导干部自觉在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等六个方面发挥好“头雁作用”。支持党员干部依法履职行权,坦荡同企业家接触交往,切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鲜明重基层重实干重实绩的用人导向,进一步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健全完善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待岗培训机制以及党政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考核评价体系。全面对标落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统计体系和考核办法,制定完善对各乡镇街道、区级部门工作差异化考核方案,开展高质量发展效能评估和绩效考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