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站内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文件公示
    关于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引领超常跨越和 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作者:admin  阅读数:584   更新时间:2021年11月24日

    各镇党委、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辖区企事业单位党组织: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决策部署,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大安超常跨越和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固树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全面落实“四个面向”要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市委十二届十二次全会部署,紧扣市委城市创新“5553”行动计划,以建设内自同城发展先行区为总牵引,坚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与提升城市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并重,聚焦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实施科技创新“五大行动”,构建多主体协同、多要素联动、多领域互动的综合创新生态体系,为加快超常跨越、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二)主要目标。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努力,到2025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升幅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区本级公共财政科技支出逐年提高,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强度提高到1.5%以上,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5件。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大幅上升,产业转型升级取得重要突破,创新人才总量、效能逐步提高,创新发展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文化环境更加优化,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相互促进。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产业技术攻坚行动

    1.实施工业技术攻坚。依托华夏阀门、德明电站等锅炉生产企业及配套企业,加快发展高效清洁能源技术装备、新一代核电技术装备。支持硬质合金、汇维仕等重点企业发展壮大,引导更多上下游企业延链补链强链,打造100亿级先进材料产业。推动智能终端产业园高质高效发展,培育壮大智能制造等高新产业。以沃轮新能源充电桩基地项目为重点,全力推动新基建产业园建设,加快新基建产业科技成果转化,打造30亿元新基建产业。推动宇航电力高低压配电设备、威鹏电缆特高压、东方联合机械5G发射塔生产线等项目建设。深度参与四川省“两化深度融合,万家企业上云”行动,力争80%以上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上云。

    2.实施服务业技术攻坚。深度融入四川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实施数字经济赋能升级工程,培育壮大数字经济。依托川南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示范区建设,打造电商直播示范基地,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培育区块链、科技金融等新业态。加快智慧旅游建设,提高旅游数字化管理、精准营销和服务智能化水平,全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深入推进“彩灯+”“+彩灯”“彩灯进家庭进社区”,不断提升彩灯、仿真恐龙等文化创意设计、技术研发水平,协同提升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创新能力。统筹抓好科技经纪、检验检测、信息咨询等科技服务业,大力推动技术、品牌、管理和商业模式等创新,进一步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3.实施农业技术攻坚。强化现代农业园区科技引领示范,加强与省农科院、省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等科研院校合作,组建一批自主技术创新团队,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在现代农业园区率先落地应用,争创省级农业科技园区。综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快肉鸡交易大数据中心、信息化服务平台和柑橘物联网示范基地建设。加快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基地和肉鸡精深加工基地建设,高质量打造农副产品冷链运输物流体系。主动融入全市现代农业“4+4”优质特色产业规划,加快肉鸡、肉兔产业发展,协同打造西南禽兔种业基地。推动农业电商经营体系建设,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放心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电子商务试点,推动大安“名特优新”等农产品上网销售。

    (二)实施创新主体培育行动

    4.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推动传统企业向智能制造、精品制造、绿色制造、安全制造和服务型制造转型。引导博亿高新、吉星药业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东方龙源、立华牧业等企业创建高能级技术研发机构、创新平台。鼓励国有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对在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中作出重要贡献的技术人员,实施股权激励和分红激励。引导民营企业持续增加创新投入,支持其参与重大科研项目攻关。深入实施新时代优秀盐都企业家培育计划,培养一支富有创新精神和市场意识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5.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创新能力。依托自贡科教园区,协同推动高校、职业学校等围绕区域优势产业设置特色学院和专业,打造医疗康养、高端焊接、彩灯、家政服务等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助力创建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依托四川轻化工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国家级孵化器等,协同打造川南渝西大学科技园联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加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建设,完善校(院)地、校(院)企合作机制,建立“高校+孵化器+技术平台+产业基地”的产业孵化体系,建立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众创空间,大力发展创客经济。

    (三)实施创新环境优化行动

    6.加大财税政策精准有效供给。完善财政科技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综合运用财政科技资金股权投资、财政补助、贷款贴息、风险补偿、保费补贴等方式,引导更多市场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加大创新主体奖补力度,对高校、科研机构研发的省级以上科技项目、科技成果、技术改造和创优创名等,按照项目实际总投资的一定比例给予补助。落地落实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完善税收风险信息预警、推送和分级分类应对机制,落实增值税发票及出口退税管理“全链条”风险防范措施,提升风险防范力。

    7.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完善高质量知识产权创新激励政策,支持企业创建驰名商标,鼓励市场主体强化品牌意识、商标意识和版权意识,推动特色领域知识产权高价值实现。推进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加强知识产权维权工作站建设,培育发展知识产权法律服务、人民调解委员会等组织。健全知识产权快速协同保护、纠纷多元化解、非诉纠纷化解、侵权快速反应和跨区域维权机制,开展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和跨区域协作,加大对侵犯知识产权等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现和惩处力度。

    8.优化服务创新的营商环境。抢抓自贡市建设优质政务服务示范市机遇,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优化重大创新平台项目评审组织实施方式和审批流程,为各类创新主体办理证照、税务、社保等开设“绿色通道”。畅通要素流动渠道,强化土地、金融等资源要素供给,深化百名干部驻企首席服务制度,推动各类创新主体公平高效获取创新资源要素,有效降低要素成本。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依法平等保护企业产权和企业家合法权益,建立违反公平竞争问题反映和举报绿色通道,建立健全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

    9.培育崇尚科学的创新文化。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发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三线”精神、改革开放精神和伟大抗疫精神。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充分利用“天府科技云”平台,扎实开展青少年、农民、产业工人、老年人、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增强全社会创新意识。推进中小学创新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探索,创建一批科普示范学校,举办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新建一批科技教育体验馆、趣味航模实践室,引导新时代大安青少年心怀科学梦、树立创新志向。发挥科协和科技社团作用,提升科普信息化服务水平。

    (四)实施创新人才引育行动

    10.推进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深入实施“盐都百千万英才计划”、高端人才引进储备计划,围绕文旅融合、乡村振兴、规划建设、特色优势产业等重点发展方向,细化人才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等措施。健全完善柔性引才用才机制,鼓励企业在外设立孵化器、研发机构等“人才飞地”,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积极引进“高精尖缺”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联合引才用才、培养高学历人才。引进各类优秀人才到区级部门挂职(任职),深入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支持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深入推进科教园区建设,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体系,拓宽高技能人才培养通道。

    11.健全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坚持“破四唯”和“立新标”并举,健全完善以创新价值、能力、贡献为导向的科技人才评价体系,差异化制定科技人才分类评价标准。研究优化人才激励奖励措施,健全完善科技成果知识产权保护、归属和利益分享机制,充分激发人才干事创业动力。建立职称评审“直通车”机制,畅通高级职称直接申报渠道,优化各系列职称评审流程,为扎根大安的本土人才提供更多便利。支持各类优秀人才申报国家、省人才计划和人才奖项,支持创建院士(专家)工作站。允许科研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科研人员以“技术股+现金股”形式持有股权。

    12.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出台《大安区高端人才引进储备管理办法(暂行)》《大安区人才公寓管理办法》,建设一批人才公寓,提供给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入住。深入推进联系服务专家制度,鼓励重点园区、重点用人单位设立人才服务专员,为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建立重点人才需求收集办理常态机制,探索人才“一站式”“一网通”综合服务,为人才安居落户、健康医疗、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入园等提供便捷高效服务,提高人才工作获得感幸福感。

    (五)实施科技惠民利民行动

    13.强化社会事业发展科技支撑。持续深入推进盐都未来工程,推动信息化时代教育创新,加快校园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依托自贡市体育大数据中心核心技术,建设数字体育创新发展中心。加强与自贡市体育产业协会合作,建设数字化转型服务平台,打造体育数字化全业态发展生态。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行动,探索建设智慧医院,加快普及手机预约诊疗、智能导医分诊、检验检查结果查询等线上服务。积极探索建立“互联网+智慧养老平台+呼叫中心+智慧终端”的智慧养老服务模式,打造高质量居家养老服务。

    14.强化绿色低碳发展科技支撑。大力实施电能替代行动,开展充储电技术研究应用。健全重点用能企业能耗在线监测机制,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研发。加强绿色低碳技术推广应用,支撑产业绿色化转型。加强能源网络、“两污”处理等物联网载体规划建设,加快推进大气、水环境网格化监测系统及大数据平台项目建设,推动大气、水环境监测点智能化改造。大力发展绿色循环农业,加快秸秆综合利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技术转化运用。

    15.强化社会治理科技支撑。加快建立平安联创机制和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深化“雪亮工程”“慧眼工程”应用,依托老旧小区改造、新建小区,加快建设“平安小区”“智慧小区”。依托全市“智慧盐都”建设,强化公共视频监控及感知源建设,加快推进区应急联动及公安信息化中心建设,构建覆盖全域、统一接入的数据资源共享体系。高质量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构建完善的区镇村三级监管体系。加快推进智能垃圾分类环保服务站、智能垃圾收运一体化、智能停车场等建设,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水平。开展灾害监测预警、重大自然灾害防治、森林防灭火、抢险救援等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应用。加快信访平台建设,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三、加强组织保障

    (一)优化组织领导体系完善创新发展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整合优化相关议事协调机构,组建区推进创新发展领导小组,全面加强对创新发展的统筹领导,加强对创新发展的顶层设计、机制建立、改革保障、项目推进和资源统筹。各镇街、区级各部门要把创新发展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按照区委统一安排部署,细化分工,落实责任,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见效。

    (二)优化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创新引领超常跨越和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根据创新发展要求和各镇街、区级各部门实际,差异化设置创新发展考核指标,每年对创新发展考核指标进行动态调整。把推动创新发展作为检验干部能力素质的重要依据,加快建立考核结果与干部绩效、年度考核评优和选拔任用等挂钩机制,激励干部在创新驱动中主动作为、创优争先。

    (三)优化督查问效体系。由区委目标绩效办会同区纪委监委机关等部门,每半年对《实施意见》执行情况开展督促指导,对创新发展项目运行质量不高、政策执行不到位的相关单位印发督导通知。对政策执行中出现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以及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的,严肃追责问责,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中共自贡市大安区委    

     2021年9月25日